內在的事務撮要:“景致”是文明地輿學的主要概念。景致的社會、文明和政治意義是景致研討的中間。景致研討歷經三個范式,在分歧時代其概念定義著重點分歧。景致研討的途徑重要有四個:經歷主義、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美學和視覺的角度以及胡塞爾景象學為領導的熟悉論視角。文明景致研討的主題包含景致與政治、景致與種族、景致與處所、景致的關學價值和國傢意義、國傢景致史的演化以及農業和古代技巧景致。數據景不雅和廣普城市是全球化趨向下的景致新理念,景象學和施為性提倡景致的小我感情和體驗,提醒人類文明與天然世界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張力。高科配電技手腕的應用也將帶來景致研討的新視野。
關 鍵 詞:文明地輿學;文明景致;景致景象學;全球化景致
作者簡介:李莉,南開年夜學本國語學院傳授,博士生導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傢社會迷信基隔間套房金嚴重項目“美國文學地輿的文史考據與學科建構”(項目號16ZDA197)的階段性結果。
“景致”是文明地輿學的主要概念。從20世紀80年月之前的伯克利學派為代表的舊文明地輿到80年月之後的新文明地輿,景致研討范式的演化“既折射出汗青和社會的變遷,也見證瞭文明地輿的生長。”①
2000年《歐洲景致條約》(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帶來一場“文明景不雅”上的思惟反動,其目標是增進歐友邦傢景致的維護、治理和計劃。條約把景致闡釋為“一片被人們所感知的區域,該區域的特征是人與天然的運動或互動的成果”,景致不再劃分為“天然的”或“文明的”,由於一切的歐洲景致都已或多或少遭到人類的影響,都具有分歧水平的文明性②,景致的社會、文明和政治意義成為景致研討的中間。本文將對文明景致的概念定義、研討途徑和主題以及將來遠景對其文明地輿學價值停止梳理瞻望,旨在助力於今朝國際外文明地輿研討的高潮。
一、概念定義
從汗青階段來看,景致研討重要經過的事況瞭三次年夜的范式改變:第一階段是20世紀晚期,美國地輿學傢索爾(Carl Sauer)首創的伯克利學派提出景致是文明的物資表達,聚焦可視景致的物資形狀。第二階段是20世紀70年月,以美國有名地輿學傢唐納德·梅尼格(Donald Meinig)、段義孚(Tuan Yi-Fu)等為代表的人文主義地輿學傢誇大景致是一種不雅看方法,誇大景致體驗。第三階段是1980年月中期今後,以英國粹者科斯格羅夫(Denis Cosgrove)和斯蒂芬·丹尼爾斯(Stephen Daniels)為代表的新文明地輿,誇大景致具有權利與物資的兩面性。③20世紀90年月以降的景致研討更凸起個別的體驗,誇大景致是體驗經過歷程,是切身經過的事況和感觸感染戶外空間的體驗景致(experiential landscape)。④
文明地輿學傢們起首從詞源學角度探討景致一詞的寄義。約翰·佈林克霍夫·傑克遜(Jack Brinckerhoff Jackson)在《發明鄉土景不雅》中回想瞭“景不雅”一詞的汗青演化,把該詞的兩個音節在分歧說話和文明中對應的寄義停止瞭總結後指出景不雅“是一個由人發明或許改革的空間的綜合體,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和佈景”⑤。作為美國文明地輿學的扛鼎人物,傑克遜誇大景致的物資性和日常性,是人們日常生涯中真正的的物資存在。別的,景致還具有地區性,是某個處所特有文明的再現。19世紀最巨大的迷信傢之一亞歷山年夜·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給出瞭古代德國的景致界說:景致作為一個規定界限的區域,具有光鮮的物資景不雅和文明景不雅特點。索爾以為景致不再局限為一種客不雅、純物資形狀的存在,實際的天然施工前保護(鋪設pp瓦楞板)景不雅或許表達空間的視覺概念,而是“由包含天然的和文明的明顯聯絡接觸情勢而組成的一個地域”⑥。
人文地輿學的景致界定當屬梅尼格和皮爾斯·路易斯(Pierce Fee Lewis)的最具代表性。景致在“注視之眼”下浮現十個版本⑦。第一,景致是天然。第二,景致是棲息地。第三,景致是人工制品。第四,景致是體系。景致和人類及其他萬物一樣,是錯綜復雜而又多變的全球體系的一部門。第五,景致是題目。景致成為反應產業化、古代化、城市化社會弊病的一面鏡子。第六,景致是財富。古代社會是市場經濟為主導,景致成為財富,是適用主義、貿易化社會的代表產品。第七,景致是思惟認識,反應人類的價值不雅、文明不粉光雅。第八,景致是汗青。景致面前是復雜、漫長汗青記載裡的天然和人類在某個處所的一切行動和運動。第九,景致是場合。對作傢而言,景致是一個需求人們用感官往全身心擁抱的詳細場合。第十,景致是美感。景致的美學價值很早就獲得藝術傢們的關註,景致畫就是此中的一個例子。路易斯的景致七準繩與梅尼格的界說類似之處不再贅述,在最初的第七條,路易斯誇大景致的晦澀難明,需求我們“輪番地停止察看,解讀,思慮,再察看,再解讀。如許才幹到達幻想的後果,提出我們以前從未提過的題目”。⑧
景致概念從伯克利學派到伯明翰學派產生變遷的社會佈景是二戰後佳寧留在家裡,小甜瓜看到現場發布會感覺玲妃是一個超級大傻瓜。,跟著生齒、本錢及技巧活動逐步加強和以東方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右翼思潮的昌隆,文明浮現多元化、政治化偏向。1980年月社會迷信的“空間轉向”更推進文明地輿學的第三次范式轉型,文明景致的研討重心轉向空間、處所和景致三者之間的變遷以及變遷面前的文明、政治和社會心義。芭芭拉·本德爾(Barbara Bender)指出,景致在汗青與政治、社會關系與文明感知的聯合點施展感化,景致必定成為打破傳統學科疆界的研討範疇⑨。英國汗青學傢西蒙·沙瑪(Simon Schama)在《景致與記憶》一書中試圖勾畫出景致隱喻的漫長汗青。沙瑪指出,景致不只是感官的棲息地,仍是精力的藝術。景致起首是文明的,其次才是天然的,並指出“景致是天然面前的文明”。⑩關於空間、處所和景致的辯證關系,米切爾砌磚(W.J.T.Mitchell)把空間、處所和景致看作一個辯證的三一體,此中處所是一個特定的場合,空間是一個承載人類實行運動的處所,一個被舉動、運動、論述和符號激活的場合,而景致是被視為圖像和風景的處所,它是人類運動和實行的地址(11)。
景致仍是一個被崇敬的商品,是馬克思所指的“社會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面前所暗藏的社會關系的象征。早在米切爾之前,科斯格拉夫(Denis Cosgrove)就提出,“景致是一個認識形狀概念,它代表某個階層的人們經由過程想象中與天然的關系,指涉自我與世界”(12),景致描述是“表達分歧政管理想的場域”(13)。人們從分歧的目標動身對景致停止分歧的挖掘、再現和表述,在此經過歷程中景致可以被各類認識形狀所操控,遭到多種原因的感化,包含文明、政治、主題、空間、性別、成分、記憶、心思原因等影響。肯尼斯·奧維格(Kenneth Olwig)提出景致的實體(“substantive”)研討法,關註景致和社會公正之間的關系:“景致不用隻從地區或許風景角度來懂得,它還可以被看作社區、司法公理、天然和周遭的狀況公正的一個保持點”(14)。換言之,景致的重要意義是法令界定的政體,而非空間界定的區域。這就界定瞭景致的政治屬性,即景致是“處所、空間和政治實體的交集點”。(15)總之,景致意象面前是文明和政治認識形狀的浮現,景致成為東方國傢塑造國族成分、強化地區文明特色和平易近族認識的主要介質。
今朝的景致研討日益多元化。從地區上看,深摯的文明地輿學淵源、長久的景不雅汗青和文明遺產維護史,加上為數浩繁的著名文明地輿學傢在文明、考古、城市計劃、修建、人類學和汗青學等多範疇的豐盛結果成績瞭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派在景致研討範疇的雄厚實力,他們更多遭到1970年月的文明批駁和80年月的新文明地輿學影響。奧維格以為包含英國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學者的關註重點是景致、社會生涯、話語和法令之間的關系。(16)另一派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美派。北美派除瞭上述影響外,還遭到更年久的人文傳統影響,包含人文主義思惟傳統以及索爾為代表的伯克利學派。北美派的景致書寫有兩個明顯特色:一是景致包含著激烈的小我直覺,景致被看作人類日常生涯、任務、來往甚至沖突的物資世界。另一方面,日常的文明景致和公共景不雅是權利、成分、不服等和沖突等原因的再現,景致的政治性表現在文明把持和文明霸權以及後構造主義誇大的話語權和成分上。(17)
1990年月今後的景致研討凸起景致的體驗性、介入性和小我感觸感染。阿諾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以為人應當施展客觀能動性,積極自動地往感知和接收內部世界的信息,與景致的互動“不純真是視覺行動,而是身材在美學場的介入”,(18)“場”不只能調動聽的感官和感情,更能增進感官與景致的融會。體驗景致是觀賞景致的美學價值的基本。例如,在便捷疾速的路況東西日益普及的後古代社會,徒步行走或許騎行應該是人們體驗景致的最佳手腕。總暗架天花板之,在新文明地輿學推進下,景致研討的意義得以拓展,由於景致研討“不只是學術運動,更主要的是切磋人們生涯的復雜性、汗青偶爾性、牴觸沖突、變動位置和變更”。(19)
二、研討途徑和主題
2013年出書的《勞特裡奇景致研討指南》匯集瞭歐美39位景致研討學者的精品之作,把景致研討分紅四部門:“體驗水刀景致”、“景致文明和遺產”、“景致、社會和公正”、“景致design和計劃”。景致的跨學科、多層面決議瞭景致研討的多視角、多維度,重要研討範疇包含景致與生態周遭的狀況、景致與考古、景致與城市計劃、景致與文明、景致與修建、景致與地輿、景致與人類史、景致與旅遊等(20)。“體驗景致”從景象學動身,關註景致與周遭的狀況迷信、人類學、符號學、美學和行動學的彼此關系和感化。“景致文明和遺產”把景致視為“人類文明的寶躲”(21),研討景致與考古、汗青、周遭的狀況的關系以及景致在旅遊、片子、音樂和文學作品中的主題。“景致、社會和公正”重新文明地輿學動身,關註景致的國傢、法令、油漆政治、經濟學意義以及景致與記憶主題。“景致design和計劃”則研討景致修建和景不雅design方面的相干話題。
景致的研討途徑重要有四個:一是從經歷主義角度動身,研討景致與處所,景致與周遭的狀況、天氣等彼此關系,二是從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動身,摸索景致的政治性,主題包含景致的公平性、權利、社會、階層、成分認同和記憶等,三是從美學和視覺的角度,剖析景致的表征、美學和象征意義,四是從胡塞爾景象學實際動身,從熟悉論視角對景致停止界定和批駁,把景致看作一種注視方法,關註景致、天然、具象和行動之間的相干話題。景致的跨界性決議瞭研討主題的多樣性。除瞭景致在修建、地輿、城市計劃、周遭的狀況維護、考古等以天然迷信為主導的範疇外,在社會迷信范疇內的文明景致研討主題重要有六個。
(一)景致與政治
景致的政治性不問可知。奧維格以中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傢為例,提醒景致與國傢政體的關系,指出傳統、風俗和機構恰是實體性景致的一部門。關於景致與種族、國傢和平易近族記憶、階層、種族、性別、社會公正等話題,馬克思主義和後殖平易近實際為景致研討供給新的思緒。“景致和成分是文明的內涵成分,互為構成前提”,這是2008年某國際學術會議的主題語,景致和成分在人權范圍內被解讀、研討。(22)景致與成分的關系從1920年月開端就遭到關註,在30年月的美國作為對19世紀周遭的狀況決議論的反撥,成為美國人文和文明地輿學的主要話題,代表人物是索爾。50年月,傑克遜奠定性雜志《景致》、汗青學傢霍斯金斯(William George Hoskins)的巨作《英格蘭景不雅的構成》更進一個步驟誇大瞭景致的人辭意義。70年月,段義孚的《戀地情結》和梅尼格的《日常景不雅的解讀》都誇大瞭日常景不雅與成分之間的關系。相干話題遭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其範疇從汗青、地輿和文明等拓展到考古學、修建學、周遭的狀況迷信和文明遺產等。這裡的成分包含小我、集團和國傢—平易近族成分,景致與國傢—平易近族成分的關系在美國粹者中很早遭到關註(23),尤其是在開國伊始,景致的平易近族性和國傢意義助力於美國開國初期平易近族驕傲感和愛國主義精力的激起和構成。
在《景不雅咀嚼是群體成分的象征》中,詹姆斯·鄧肯(James Duncan)經由過程研討紐約市貝德福德小鎮分歧的景不雅,界說瞭兩種社會階級,此中A階級的人們是顯明的親英派,他們的花圃和途徑design偏向於照搬英國下層社會的作風。(24)斯蒂芬·丹尼爾斯在切磋瞭18、19世紀英美主要景致畫畫傢後,會商瞭作品中國族成分主題,包含愛國主義、文明遺產和價值不雅、花費不雅等:“國族成分是一個綜合概念,重要由‘傳說和景致’、黃金時期的故事、陳舊的傳統、好漢業績和戲劇生命運或許虛幻的地址和景不雅組成的將來傢園等界定的。……景致,無論是單一的留念物仍是多重內涵組成的氣象,都組成一個國傢清楚可辨的外形;景致勾畫瞭這個國傢。”(25)
(二)景致與種族
景致的另一個重要政治話題是景致與種族之間的聯絡接觸,這一主題在美國文明地輿學界最受器重。皮爾斯·路易斯指出,文明景致是“我們不經意中的自傳,以無形、可視的方法反應瞭我們的興趣,我們的價值不雅,我們的盼望,甚至我們的膽怯。”(26)美國的種族化經過歷程和種族決裂組成文明景致的主題之一——“種族化景致”。(27)沙因(Richard H.Schein)的《美國的景致與種族》切磋瞭有典範地區特點的美國“種最後,醫生的針線工作完成了,用手輕輕的顫抖的手拿著醫生遞給他的工具,臉上的宋興君很快就把病毒打死了,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那種無族化景致”,觸及的種族包含非洲裔美國人、克裡奧爾人、白人、亞洲裔、西班牙裔等,提醒種族化景致在當今的美國社會仍然觸目可及,振聾發聵。例如,在近200年的汗青地輿過程中,美國的新奧爾良成為一個“因為居平易近經由過程社會的建構城市景不雅而生孩子種族差別的城市。”(28)鄰近輕鋼架法語區的法堡垂暮區(FaubourgTreme)見證瞭該區種族化景不雅的變更。該區在扶植初期是一個多元化社區,但在19世紀,種族的多樣化改變為種族分化,這些變更觸及克裡奧爾人、不受拘束的有色人種和非洲裔美國人。棲身在新奧爾良的分歧社區決議瞭一小我的種族成分和社會位置。
南邊蒔植園景致一向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國傢象征,丹尼斯(Samuel Dennis)以南卡萊羅納州州立文明遺址漢普頓蒔植園為例,提醒瞭兩種判然不同的“不雅看方法”。占主導位置的是第一種敘事方法——“蒔植園客觀看方法”,蒔植園是白人、莊園主的公有財富和社會位置的象征,莊園主對本身傢園的酷愛和持久擁有淡化中立瞭南北戰鬥後種族和性此外對峙和牴觸。丹尼斯指出美國白人文明中的復古情懷和文明記憶遺忘意在扼殺奴隸制和種族題目。他提出的第二種不雅看方法是關註非洲裔美國人作為奴隸和不受拘束國民成分與地盤之間的汗青聯繫關係。(29)位於舊金山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公園的前身是聯邦移平易近站“天使島”,這個種族化景致有兩個意義:第一,美國國會在1882年經由過程瞭“排華法案”,開端限制從美國西海岸登岸的華人人數。1910年至1940年,“天使島”是“華人要挾論”的汗青見證,目標是強化隻有白人才是符合法規美國國民的概念。第二,作為國傢汗青遺址,天使島移平易近站的恢復促使美國反思國傢汗青、國傢成分、國民權、種族、移平易近等相干社會題目。(30)
(三)景致與處所
景致一詞英文晚期的寄義就是指一個處所的一片地盤。景致是評判一個處所的主要原因,也是建構處所感和處所成分的主要成分。同米切爾一樣,蒂姆·克雷斯維爾(Tim Cresswell)也把空間、景致和處所聯繫關係在一路,指出景致和處所是某一區域天然和文明內在,尤其是文明傳統的主要部門(31)。
以索爾為首的伯克利學派比傳統的文明地輿學更器重郊野考核,霍斯金斯也對村落、原始、曠遠的景致和處所文明做細緻致剖析。傑克遜寫道,“隻有當我們從感情上投進到一個景致時,我們才幹發明它的不同凡響和美”,(32)隻有我們全身心感觸感染一個處所的景不雅時,才幹收獲如許的體驗,“我們應該如許對待景致:不只僅是外形和美學意義上的完善,景致知足瞭我們的輕隔間基礎需求:需求在一個熟習的處所分送朋友我們的感官體驗,例如熟習的歌曲,熟習的食品,在其他處所也許最基礎遭受不到的特別氣象,或許是隻在這個處所風行的活動和遊戲。這一切無疑喚起我們的回屬感,或許已經屬於的一個處所:一個國傢,一個小鎮,一個社區。”(33)《發明鄉土景不雅》提醒瞭有關人類生涯周遭的狀況彼此感化而留門窗下在年夜地上的印記:鄉土景不雅。傑克遜以為鄉土景不雅具有良多特色,靈活性、臨時性、變更性,但最主要的仍是順應性:鄉土景不雅是生涯在一個處所的人們有意識、不自發、連續耐煩順應周遭的狀況的產品。對鄉土景不雅的熟悉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感的懂得,這種幸福起源於對其所處處所的天然和社會周遭的狀況的認同和回屬感。
(四)景致的美學價值和國傢意義
景致美學有三個概念,“秀美”(the Beautiful)、高尚美(the Sublime)和如畫美(the Picturesque)。“秀美”的景致是指傳統的田園風景,以規定、光滑、安靜、全體為特點,以小范圍內的景致為研討對象。“秀美”是指可感知的景致:“被開墾的、光滑的、寧靜的、協調多樣的漸進”,多呈現在古典神話和寓言中,景致多以小型古典修建為主。“高尚的”指“荒原的、坎坷的、超出人們想象的、遼闊無垠”的景致,其無窮性使人們發生敬畏的感情和永恒的不雅念。有紀律的天然是秀美的,野性的天然是高尚的(34)。“如畫美”融會瞭田園秀美和高尚美,既關註復雜、變更的原始荒原,又關註小範圍農業景不雅和汗青遺址。
歐美學者關於景致的美學價值關註點分歧,北美學者廣泛偏心原始未加人工潤飾的荒原景不雅、奇怪風景和巨大壯不雅的地形地貌,(35)而歐洲學者更觀賞特點各別、整潔精致的村落景致,視村落景致為秀美風景和汗青遺址的輕隔間最佳作品。第一個著名世界的美國作傢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感歎美國原生態的如畫美風景不減色任何其他國傢:“美國有廣闊的湖水,如陸地般銀波閃閃;有高聳的群山,顏色光鮮;有富裕的山谷,植物“明亞,”來這裡,回到叔叔停下來的李佳明,他去了屋頂,仔細看了很多,送茂密,鳥獸浩繁;有宏大的瀑佈,在清幽的山中隆隆作響;有廣袤的平原,草木青翠升沉,自然而成;有深廣的河道,莊重莊嚴地流向陸地;有人跡罕至的叢林,雄偉壯不雅;有藍藍的天空,夏季彩雲飄動,陽光殘暴,魅力無限”。(36)索爾的先生年夜衛·洛文塔爾(David Lowenthal)以為絕對於英國人以汗青勝景奇跡等人文景不雅而驕傲,美國人以原生態的天然景不雅為榮:“新事物不只是可以容忍的並且是備受崇敬的,缺少汗青遺址釀成瞭讓人自我感到傑出的現實”。(37)
(五)國傢景致史的演化
景致史是一個國傢成長史的最好見證。尼科爾·佈靈飛揉了揉眼睛長時間睜開眼睛,看著早晨的陽光,有些刺眼,但令人耳目一新。蘭頓(Nicole Branton)指出,汗青景不雅關註“曩昔的人們是若何界說、組織和把持周邊的周遭的狀況,以及這些處所塑造其棲身者的行動和成分的分歧方法”。(38)以英國景致史為例,1955年,霍斯金斯的《英格蘭景不雅的構成》被看作是景致史研討的發端之作。他對英國村落景致的汗青、文明成長階段的梳理就是國傢汗青的再現。該書把英格蘭景不雅的構成劃分為以下7個重要時代:一是中世紀之前的蘇格蘭風采,包含古羅馬帝國前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假寓周遭的狀況,二是中世紀諾曼馴服後的英格蘭村落景不雅,三是1338年黑逝世病及疫後蘇格蘭的村景不雅,四是都鐸王朝和喬治王朝時代的圈地活動和村落的繁榮氣象,五是議會時代圈地活動帶來的田園新景不雅,六是產業反動時代帶來的晚期產業景輕鋼架不雅以及公路、鐵路成長,七是城鎮景不雅的構成、成長和繁華。1955年的初版關於古代化的英格蘭景不雅並沒有過多觸及,但霍斯金斯卻對產業化古代化給村落景致和汗青景不雅形成的損壞表現擔心,“1914年以來,英格蘭景不雅上的每一點變更要麼使它變醜瞭,要麼損壞瞭它的意義,要麼兩者兼具”。(39)
受霍斯金斯的影響,1994年,美國有名地輿學傢康岑(Michael P.Conzen)編纂出書《美國景不雅的構成》。(40)該書在汗青和區域兩年夜框架下,整合周遭的狀況、地形、社會、汗青和文明等相干範疇,從發掘地輿和文明原因動身,周全剖析和概略美國景致在視覺和地輿上的多樣性。該書時光維度上跨越500多年,考核瞭在漫長的汗青過程中,人類若何為瞭知足本身的需求對美洲年夜陸的天然地形學停止改革以及變更面前的各類汗青原因。在汗青和社會變更長河中,美國景致經過的事況瞭撲滅或許保存的嚴重考驗和沖突。作者以美國汗青過程和天然區域劃分為線索,把美國景致的構成和成長史劃分為8個部門。一是殖平易近地時代的美國景致,包含李冰兒人送外號“百變魔女”,喜怒無常,跌幅超過翻書還快,方秋離冰兒只是美國印第安人時代的景致、西班牙殖平易近地景致、法國殖平易近地景致。二是南邊蒔植園景致,三是國傢、平易近族景致的構成,包含叢林的砍伐、撲滅,西部年夜草原的開闢,城市的樹立,戈壁地域的澆灌和改革。四是具有種族特點的景致,包含村落和小城市景致,具有種族特點的城市景致。五是宗教景致,包含都會教堂景致、村落墳場。六是19世紀產業化時代的美國景致,以產業景致為代表,包含年夜範圍生孩子制造城市、焦點區和周邊衛星城以及城市的迅猛成長。七是美國城市景致,包含經濟景致、社會景致、政治景致。八是20世紀以降的美國景致,標志性景不雅有car 、高速公路、城市與村落、城中城、貿易中間、民眾花費中間。
(六)農業和古代技巧景致
傳統農業景致由來已久,古代社會的農業機械化帶來新型的農業景致。農業澆灌景不雅被傑克遜稱為“新田園視野”,(41)飛機俯瞰下的地步拓寬瞭人們對新景不雅的認知視野,發明瞭新的空間次序。卡爾森(Allen Carlson)從飛機上觀賞到年夜範圍機械化耕種的地步好像棋盤一樣,分歧的濃厚色塊和勇敢的線條組成一幅幾何學丹青,浮現機械氣力和戲劇後果之美。(42)
japan(日本)景不雅design巨匠三谷徹在美國留學任務後出書的漫筆集審閱瞭年夜地藝術景致、農業景致和古代技巧景致。作者從實地考核、景不雅探險和小我思慮動身,把主體的特性化思慮融進對20世紀美國景致的懂得中,活潑繁複地勾畫呈現代性思潮下美國景致的活潑丹青。三谷徹親歷瞭美國有名的年夜地藝術景不雅後,取得如許的感觸感染,“本世紀沒有任何藝術能像年夜地藝術一樣,從天然景致中吸取靈感並反哺於景致。好像18世紀英國鼓起的景致式藝術思潮反應瞭那時的社會變更一樣,年夜地藝術照實地記敘瞭20世紀的社會景致不雅。”(43)三谷徹提醒瞭景致的社會心義以及景致與各類藝術手腕、視覺媒體之間的新型關系,年夜地藝術傢的“景致再現”實行使後古代社會的人們經由過程各類古代前言的傳佈渠道獲取對本國、本平易近族的記憶,更深入“認知本身所棲身的世界”。(44)他把美國機械農耕景致描寫為“籠罩年夜地的幾何學”(45),刻畫瞭令人震動的美國農耕景致的幾何圖形,重要線條有直線、尤其是平行線,角度重要是直角,圖形重要是網格化圖形、圓形,重要伎倆是“反復”、年夜標準。美國農耕景致詮釋瞭當今社會的天然不雅:跟著技巧氣力的提高和越來越多科技手腕的應用,天然日益成為人類應用、改革的對象。尤其是在農業化機械水平高、版圖廣闊的美國,農業耕種最年夜限制地應用新型機械,構成面積年夜、純真反復、無窮延展的農耕景致幾何圖。美國中西部平原浮現的是平行線組成的景致,在科羅拉多州的照明上空可以明白地浮現整潔擺列的圓形農耕幾何圖,這是由變動位置澆灌體系噴散水霧構成的農耕景致。而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丘陵地帶,果樹構成的網格形狀浮現出令人震動的視覺藝術景致,並跟著四時的變更浮現分歧的色彩,組成完善的抽象表示主義繪畫。三谷徹以為,美國的農耕景致既提醒瞭人類關於天然最年夜限制的“功利尋求,也不成思議地對天然懷有高度的敬畏。”(46)
三谷徹的立異在於他把農業景致和古代科技景致看作是人與天然彼此聯繫關係和感化的產品,擴展瞭景致研討的視角。分歧於直接感化於年夜地的年夜地藝術景致和農耕景致,古代迷信技巧景致是人類“熟悉天然的一條主要道路”(47)。三谷徹所見的風車的陸地讓他收回如許的感歎:“電力公司固然意在利潤尋求,卻以化地上之風力為地下之風力的古代科技方法,將天然解碼為一片年夜地景致。”(48)三谷徹在展示瞭古代社會特有的景致畫面之後,盼望古代人培育靈敏的理性,應用進步前輩技巧盡力把“景致瀏覽”晉陞為“景致發明”,這恰是他所倡導的新天然不雅。
三、景致研討的將來
進進21世紀,瞻望景致研討的將來,新西蘭學者潔茜·鮑林(Jacky Bowring)描寫瞭全球景致、區域景致(regional)和本地景致(local)三者之間的關系,以為區域景致在全球和本地景致兩個端點之間。全球景致的重心不是處所景致的物資屬性和特徵,而是切磋當古人群、信息和文明交通的頻仍活動構成的全景式景致,此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惟是荷蘭有名修建design所MVRDV提出的“數據景不雅”(datascape)理念以及另一位荷蘭學者雷姆·庫哈斯(Rein Koolhaas)提出的“廣普城市”(generic city)假想。庫哈斯在《廣普城市》一書中提出無特性、無汗青、無中間、無計劃的廣普城市是順應將來城市成長的類型,並論述瞭廣普城市的特色和存在的公道性。(49)關於過火依靠數據而排擠經歷的數據景不雅和擯棄特性和汗青的廣普城市的景不雅design,其他學者提出景致與全球化的切磋必需跟成分、記憶和景象學相干聯,由於景致是構建和懂得成分的要害,全球化的各類權勢一定影響追隨景不雅的汗青記憶。別的,景致不只僅附屬視覺范疇,景致景象學的研討也有其主要學術價值。(50)景象學是一門歐洲年夜陸哲學,旨在經由過程關註人類的保存經歷、情感、感情和懂得才能來說明和表述物資(景象)的實質。景致與景象學之間存在三種關系:一,浪漫主義是景致研討與景象學配合的文明傳統;二,景致研討一向存在若何界定景致寄義的學術爭辯,景象學一向存在於這些爭辯中;三,景象學為景致研討供給奇特方式,提醒景致研討什麼和若何研討等焦點題目。(51)景致景象學誇大人的主體性,誇大個別地磚在與景致互動的經過歷程中的小我體驗。異樣,景致的美是人們經由過程分歧方法感到、不雅看、觀賞及體驗的經過歷程(52),景致是一個經過歷程而非客體,景致的主體性表示在經過歷程中而非物資特徵的聚集體。(53)總之,景象學和施為性倡導景致的個別感情和體驗,視景致為社會、文明生涯中的躍動因子,是靜態的、變更的經過歷程,是人們直接介入的場合、空間和處所,湊集點是人類文明與天然世界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張力。各類認識形狀視角下的景致是經典的研討形式,其焦點是提醒景致的分歧再現方法,仍將是將來景致研討的重點。
古代高科技手腕的普遍應用也將給景致研討帶來新思緒。可視化景致就是采用3D技巧等盤算機圖像軟件,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便利快捷地經由過程手機APP,欣賞世界各地的三維景致。在空間範疇,受收集虛擬空間啟示,虛擬實際(VR)空間下的景致將成為一道新景致。近期,英國的地輿學傢、藝術傢開窗和軟件師們配合design瞭一個網站“配合線”(http://thecommonline.uk),這條線是貫串英國領土從南到北最長的一條虛擬線,這條線穿越英國分歧景致,有農田、農場、莊園、購物中間、公路、鐵路、黌舍、工場、山脈河道等等。網站的目的是花一百年的時光沿著這條虛擬的線蒔植樹木,在合適種樹的處所種上真正的的樹,並指派專人治理,不克不及種樹或許不合適種樹的處所就應用加強實際技巧(AR)和模仿實際技巧(VR)的數字虛擬在網上浮現模仿樹木,直到這條線上所有的栽滿真正的或許模仿的樹木。這條配合線將成為全部英國守候的景致線。如許的模仿景致與北美的年夜地藝術景致類似,是一種概念藝術。景致紛歧定是客不雅存在的物資,概念藝術、虛擬景不雅也能詮釋一個處所、平易近族或國傢的景致不雅。
景致與成分之間的關系仍然是將來學者研討的重點,成分的認同是與處所景不雅慎密相連的。全球范圍內的“時空緊縮”(年夜衛·哈維語)招致成分與處所回屬之間的聯絡接觸遭到沖擊,越來越多的古代人掉往“根”的回屬感,成為“無根”或許“無傢”的人,傢鄉景不雅所能喚起的激烈感情和成分認同沉溺墮落為詩和遠方的景致,成為可看不成見的幻想。約翰·懷利婉言“一處景致不成能是一個傢園”,相反,景致闊別傢園。他以本身為例,北愛爾蘭簡直沒人對內陸傢鄉存在回屬感,他們既不克不及把本身認同為英國人,又跟南部的愛爾蘭人存在間隔和隔膜感,“景致是一個生疏和疏遠的空間……是如許一個處所:人們不擁有任何地盤也不知走向何方”。(54)異樣,對借居在本國的移平易近、棲身在本國的多數平易近族、原居民、遊牧平易近族或許遭到輕視和排斥的“無地”(landless)群體來說,他們關於景致的感知、愛好、選擇以及認同感仍然是景致研討的主題之一。克雷斯維爾屢次關註瞭處所、成分與遊牧集團、流落人群之間的關系,關註文明地輿中的“活動轉向”(mobility turn)(重要包含移平易近、路況和旅遊等)與古代性、成分認同、性別和種族等之間的相干話題。澳年夜利亞和新西蘭的學者們提醒土著平易近在處所景不雅和成分認同之間的艱苦和波折,土著平易近自己的限量版专辑。和殖平易近者之間在被占領地景不雅一切權上存在沖突和牴觸,揭穿瞭土著平易近被褫奪本平易近族的棲息地和天然資本的汗青。(55)別的,南美洲的西班牙語國傢包含阿根廷、哥倫比亞等也存在分歧平易近族種族關於處所景致與成分認同之間的牴觸。
景致研討在概念、研討途徑和主題上的變遷是由文明地輿學的成長激發的。20世紀晚期的伯克利學派,正式提出景致是文明的物資表示情勢。20世紀70年月,人文主義地輿學傢誇大景致是一種不雅看方法,誇大景致體驗。80年月,文明地輿產生“文明轉向”,各類認識形狀下的景致表征成為研討重點。21世紀的文明景致隨同著全球化、活動轉向和文明地輿的“感情轉向”,景致研討不只是表征,更主要的是小我情感、感情的體驗經過歷程,是實行。古代科技的高速成長也帶來景致研討的新內在的事務、新視角和新方式。
在當今的學術界,文明景致在概念界定和研討方式上尚未構成定論,更沒有成為自力學科,援用斯蒂芬·米爾斯(Stephen F.Mills)的話:“盡管英國的“景致研討小組”(56)和美國的《景致》期刊的各種盡力,景致研討還沒無形成本身的研討方式,沒有自力的年夜學院系,因此沒有成為正式的自力學科。因為缺少學科同一性和研討機構,景致研討往往由浩繁絕不相幹的視角構成,與施工前保護(鋪設pp瓦楞板)周遭的狀況及其表征松散地聯絡接觸在一路。”(57)盡管這般,跟著文明地輿學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竭擴展和加強,景致的跨界研討將持續擴展,跨越文學批駁、修建、園藝、城市計劃、周遭的狀況維護等多學科。令人可喜的是,有一大量中國粹者多年來努力於文學地輿學的學科扶植,搭建中國式話語系統的文學地輿學實際框架,曾經繚繞數字文學輿防水“我是。”圖、地輿空間、文學景不雅等話題睜開學術研討。
景致是人類保存的棲息地、永遠的傢園。讓我們來借用美國最巨大的地輿學傢之一傑克遜的話作為對景致研討的瞻望和停止語。1951年,在《景致》創刊號,傑克遜密意地表達瞭本身的終生慾望:“我們無論往哪兒,無論從事何種個人工作,都用靈動的圖案來裝潢年夜地的表面,這種圖案是變更的,終極被新的design所替換。……城市浮現這個變更、成長的圖案焦點部門,但僅僅是此中一部門罷了。在熟習的柏油馬路止境,最初一盞街燈的視野以外,全部世界等著我們往摸索:村、農莊、公路,特別澆灌的花圃半掩在山谷裡,天際線止境是廣闊無邊的景致,一本內在的事務豐盛、裝飾優美的書一向展示在我們眼前,我們隻需求學著往讀懂它。”(58)
正文:
①③劉英:《東方文學要害詞:文明地輿》,北京:《本國文學》,2019年2期,第117頁。
②[英]麥琪·羅:《〈歐洲景致條約〉:關於“文明景不雅”的一場思惟反動》,韓鋒、徐青編譯,北京:《中國園林》,2007年11期,第10~15頁。
④參看Thwaites,Kevbin and Ian Simkins:Experiential Landscape:An Approach to People,Place and Spa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該書切磋瞭人們與日常戶外空間之間的新型關系。
⑤(41)[美]約翰·佈林克霍夫·傑克遜:《發明鄉土景不雅》,俞孔堅、陳義勇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1、183頁。
⑥[美]R.J.約翰斯頓:《人文地輿學辭書》,柴彥威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367~368頁。
⑦Meinig,Donald.W.”The Beholding Eye: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Geographical Essays,ed.D.W.Meini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p.33-48.
⑧(26)Lewis,Pierce F.”Axioms for Reading the Landscape:Some Guides to the American Scen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Geographical Essays,ed.D.W.Meini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79,p氣密窗.27,p.12.
⑨轉引自毛凌瀅:《景致的政治——庫柏小說的景致再現與平易近族文明成分的建構》,北京:《本國文學》,2014年3期,第71頁。
⑩[英]西蒙·沙瑪:《景致與記憶》,胡淑陳木工、馮樨譯,南京:譯林出書社,2013年,第60頁。
(11)(12)W.J.T.米切爾編:《景致與權利》,楊麗、萬信瓊譯,南京:譯林出書社,2014年,重版序文第4~5、15頁。
(13)Mels,Tom and Gunhild Setten.”Romance,Practice and Substantivenss:What Do Landscapes Do?” Swedish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and Geography.Georgr.Ann.89B(2007,3):197-202,p.200.
(14)Olwig,Kenneth.”Recovering the substantive nature of landscape,” Annu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6(1996),pp.630-631.
(15)轉引自GunhildSetten and Katrina Myrvang Brown,”Landscape and social justic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ward,l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247.
(16)(17)Wylie,John.Landscape.Oxon and New York:Routledeg,2007,p.188,pp.189-190.
(18)Berleant,Aronld.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Philadelphia,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2,p.166.
(19)Bender,Barbara and Margot Winer,eds.Contested Landscapes:Movement,Exile and Place,Oxford:Berg Publishers,2001,p.2.
(20)(21)Howard,Peter,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eds.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p.2.
(22)(25)Egoz,Shelley.”Landscape and Identity:beyond a geography of one plac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抓漏oward,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272,pp.276-277.
(23)Howard,Peter.”Perceptual lenses,”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ward,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45.
(24)Duncan,James.”Landscape taste as a symbol of group identity,” Geographical Review 63(1973),p.343.
(25)Daniels,Stephen.Fields of Vision:Landscape Image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5.
(27)Schein,Richard H.”Race and Landscap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Landscape and Race in the United States,ed.Richard H.Schein,New York:Routledge,2006,pp.5-6.
浴室(28)轉引自[美]羅伯特·巴裡奧斯:《新奧爾良後卡特裡娜颶風時代市政政府對社區與居平易近的種族化與罪犯化監控手腕》,李全敏、餘昕譯,北京:《平易近族學刊》,2015年4期,第41頁。
(29)Dennis,Samuel F.Jr.”Seeing Hampton Plantation:Race and Gender in a South Carolina Heritage Landscape,” in Landscape and Race in the United States,ed.Richard H.Schein,New York:Routledge,2006,pp.73-94.
(30)Hoskins,Gareth.”Poetic Landscapes of Exclusion:Chinese Immigration at Angel Island,San Francisco,” in Landscape and R抓漏ace施工前保護(鋪設pp瓦楞板) in the United States,ed.Richard H.Schein,New York:Routledge,2006,pp.95-111.
(31)Cresswell,Tim.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Malden,MA:Blackwell,2004,p.12.
(32)(33)Jackson,John B.The Necessity for Ruins,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0,p.18,pp.16-17.
(34)[英]溫迪·J·達比:《景致與認同:英公民族與階層地輿》,張清運箭飛、趙紅英譯,南京:譯林出書社,2018年,第53頁。
(35)Lowenthal,David.”The American Scene,” Geographical Review 58(1968),pp.61-88.
(36)[美]華盛頓·歐文:《見聞札記》,劉榮躍譯,北京:清華年夜學出書社,2015年,第2頁。
(37)轉引自Muir,Richard.Approaches to Landscape.Houndmills and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9,p.192.
(38)Branton,Nicole.”Landscape Approaches in Historical Archaeology:the Archaeology of Places,” 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eds.Majewski,T.and Gaimster,D.R.M,New York:Springer,2009,p.51.
(39)[英]W.G.霍斯金斯:《英格蘭景不雅的構成》,梅雪芹、劉夢霏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303頁。
(40)Conzen,Michael P,ed.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4.
(42)(52)Brook,Isis,”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landscape,” in The Routledge Co冷氣排水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給排水ward,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15,p.117.
濾水器(43)(44)(45)(46)(47)(48)[日]三谷徹:《景致瀏覽之旅:而是世紀美國景不雅》,楊希譯,北京:清華年夜學出書社,2015年,第74、75、101、150、156、164。
(49)(50)Bowring,Jacky.”Navigating the global,the regional and the local:researching globalization and landscap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ward,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264,p.269.
(51)Wylie,John.”Landscape and phenomenology,”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ward,I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54.
(53)Crouch,David.”Landscape,performance and performativity,”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Landscape Studies,eds.Peter Howard,lan Thompson,Emma Watert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19.
(54)Wylie,John,”A landscape cannot be a homeland,” in Landscape Research,2016,Vol.XX(1-9),p.8.
(56)“景致研討小組”(Landscape Research Group)是1968年在英國構成的一個自力的國際學術集團,由分歧學科、分歧國此外學者和市平易近構成,一向活潑活著界地輿學界,《景致研討》為其電子刊物,網站為https://landscaperesearch.org/。
(57)Mills,Stephen F.The American Landscape,Chicago: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1997,p.xiv.
(58)轉引自Groth,Paul and Chris Wilson,”The Polyphony of 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in Everyday America:Cultural Landscape Studies After J.B.Jackson,eds.壁紙Christ Wilson an地板d Paul Groth,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