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culture

圖片故事|巴西“莫小龍”的工夫之查包養網站道_中國網

莫小龍(前)和技擊同仁在南寧邕江邊操練查拳(7月6日攝)。

莫小龍原名加布里埃爾·德·莫拉斯,1978年誕生,來自巴西里約熱內盧,是廣東北寧一家武館的技擊鍛練。青年時代的莫小龍因受工夫巨星李小龍的影響,自1999年起他開端接收體系的中國技擊練習。跟著對中國技擊及中國傳統文明的日益清楚,他給本身取了一個中國名字——莫小龍。

2008年,作為交流生的莫小龍離開北京西醫藥年夜學交通進修。交通時代,他當真完成了針灸課程,同時也捉住機遇不竭進修中國技擊,在莫小龍看來,從西醫的治病救人到中國技擊的強身健體,這都是“工夫”。

停止進修后,莫小龍回到巴西,在故鄉開設了一家武館,同時也包養傳授西醫針灸課程,把本身在中國粹到的西醫針灸常識教授給故鄉的人。

2011年,莫小龍第二次來中國。他和一位南寧女孩結緣,次年二人在巴西結婚。2016年,莫小龍陪伴老婆回到位于廣東北寧市的老家,并決議留在中國任務。很快,莫小龍在南寧熟悉了他的技擊徒弟蔡榮坤,顛末數年訓包養網練后,在一家武館里當上了一名專門研究的技擊鍛練。

業余時光,莫小龍愛好騎行、品茶、進修書法。他也時常向廣東北寧本地的西醫就教,借機進修西醫診療身手。他在社交媒體開設了小我賬號包養網心得,分送朋友本身進修中國技擊和西醫文明的心得,收獲了不少海內“粉絲”。“中國傳統文明真是太有魅力了,我要不竭地學下往。”莫小龍說。

本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莫小龍盼望本身能做中國和巴西兩國國民之間的“文明使者”,讓中國的包養傳統文明被更多巴西人了解。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四川米易縣:醫共體扶植讓“家門口”查包養網站比擬看病更便捷_中國網

 新華社成都電(記者董小紅)“在村衛生室做的心電圖,及時傳到縣病院,大夫線上看完后20分鐘內就傳回告終果,好便利喲包養……”比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衛生室,74歲的村平易近方元在家門口實時拿到了心電圖檢討成果,節儉了奔走往縣城看病的花銷。
  這是近年來米易縣深刻推動慎密型縣域醫共體扶植的一個縮影。推動縣域醫共體扶植是國度深化醫改的一項主要舉動,作為全國首批慎密型縣域醫共體扶植試點縣,米易縣已完成編制、職位、職員、治理、財政、經費、藥物、信息的“八同一”,在縣域范圍內,跟著醫共體成員越來越“慎密”,群眾“家門口”看病也越來越便捷。
  寬闊敞亮的任務間內,10多位大夫正目不斜視地在電腦上閱片,不時交通切磋患者的病情……走進米易縣醫共體放射記憶診斷中間,這里會聚著全縣醫共體單元的記憶檢討材料,籠罩3家縣級醫療機構、11故鄉鎮衛生院,是醫共體高效運轉的一個“超等年夜腦”。
  “急診20分鐘內、門診1小時內就能向下層傳回診斷成果,天天能完成約600名患者的診斷任務。”米易縣國民病院副院長、米易縣醫共體放射記憶診斷中間主任朱永高說。
  他先容,作為醫共體牽頭病院,米易縣國民病院積極增進學科整合,以信息化扶植完成資本共享。醫共體成立后組建了記憶診斷中間、臨床查驗中間、病理查驗中間等資本共享“六年夜中間”,不只下降了本錢,還能推進縣域內醫療東西的品質晉陞。
  加大力度和諧聯動,從“單打獨斗”向“同頻共振”轉包養變,醫共體扶植也逐步會聚起下層人才的“強磁場”。記者清楚到,米易縣在醫共體外部打破了成分界線,因事設崗、因崗定人,實行職員同一應用、公道流轉,完成“編、崗、人”的自立治理;同時,推動薪酬軌制改造,激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新增設下層中高等職位112個,優化了下層人才步隊構造。
  31歲的記憶診斷大夫李曉霞來自米易縣西醫病院,但日常卻在米易縣醫共體放射記憶診斷中間任務,天天接觸到更多復雜疑問病例。“以前接觸到的大都患者是骨傷、風冷傷風等罕見病,此刻常常需求停止腫瘤疾病的診斷任務,四周都是來自分歧專門研究範疇的同業,大師一路交通,專門研究技巧晉陞很快。”李曉霞說。
  信息化賦能完成資本共享,“一盤棋”布局加倍公道,醫療辦事才能也在全體晉陞。米易縣西醫病院副院長和宇說,該院的病人以西醫康復和西醫骨傷為主,以前沒有包養網前提裝備核磁共振儀。此刻,在醫共體的兼顧下,該院有需求的病人可以直接預包養網約四周米易縣國民病院的包養行情核磁共振檢討,便利多了。
  經由過程學科整合、優化布局,今朝,米易縣建成針灸和麻醉等省市重點專科6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間2個,展開新技巧新項目150余項。數據顯示,近5年米易縣群眾縣域就診率堅持在93%以上;2023年患者滿足度達93%,較2019年晉陞5.83個百分點。

城鄉融合 美美與共——打造鄉村全去九宮格面振興的“漳州樣板”_中國網

“要推進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以城鄉融合發展引領推進鄉村振興。”近日,福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在漳州市東山縣舉行,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在會上指出,“各地各部門要探索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近年來,作為福建重要的農業大市,漳州市發揮特色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城鄉統籌,突出鄉村治理,探索鄉村產業發展、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建設、鄉村善治等特色鄉村振興路徑模式,走出了具有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有沖勁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興則城鄉興。如何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漳州理清了“解題思路”。

以“園”為支撐,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點。今年1月,漳州全面啟動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到2026年底,形成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縣級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基礎的發展格局。隨著項目推進,分布在10個縣(區)、開發區(投資區)的產業園猶如10駕馬車,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種”為抓手,讓新質生產力“進村入農”。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漳州加大農業優新品種推廣九宮格力度,建立農業優新品種基地458個,輻射帶動新增產值53億元。作為全國雙孢菇、白背毛木耳、杏鮑菇等食用菌的重要生產基地,漳州雙孢菇產量及其罐頭制品出口量居全國第一,實現雙孢菇、杏鮑菇等品種國產化。

以農業優新品種推廣行動為契機,漳州選育適合工廠化栽培的專用品種,積極引導村民利用閑置空間建設移動智慧菇房,打造特色庭院經濟。以栽培秀珍菇為例,一間20平方米類似講座集裝箱的移動智慧菇房,僅需投資6萬~7萬元,全年產量可達3.9萬斤,產值23.4萬元。

以“業”為核心,發“力”土特產強鎮富村。深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培育壯大水果、蔬菜、茶葉、水產、食用菌、花卉等11大優勢特色產業。目前,全市有7個鄉鎮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2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3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總數居全省第一。

一個個產業興旺的生動縮影,詮釋著城鄉融合的一步步深化。2023年,漳州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117億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增長7.7%,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深度融合農文旅,美麗經濟有奔頭

站在觀景平臺,俯瞰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碧水青山環抱世遺土樓(華安)二宜樓,一座座傳統特色民居五鳳樓鑲嵌周邊,猶如眾星拱月。土樓里,拉手舞、竹竿舞等獨具高山族特色的舞蹈熱鬧上演,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世遺”攜手“非遺”,在此相遇、碰撞、融匯。近年來,漳州注重對古厝、古民居、古建筑進行活化利用,植入民宿、小酒吧、研學、非遺等業態,守與變之間,讓傳統建筑煥“新生”。

“火”看似偶然,實則是漳州加快農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漳州依山面海、通江達海,既是農業大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在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稟賦和優勢。

立足特色,謀篇布局。依托山、海、田、花、果、土樓等特色資源,融入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海絲文化、傳統民俗、非遺等元素,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動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文旅結合、城鄉互動,促進生產、生活、生意、生態“四生融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今年春節期間,漳浦、浦城與霞浦共建“三浦并臻”文化聯盟,通過舉辦文旅活動促進農產品消費,漳浦特色花卉蝴蝶蘭供不應求。

精心策劃,項目帶家教動。今年來,圍繞世遺土樓、詩畫海岸、多彩田園、閩南文化等四大特色主題,漳州布局一批主題文旅線路、精品文化文旅項目,加快推進28個總投資199億元的省級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一縣一品、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風韻”。

優業態、興文旅,統籌推進城鄉文旅融合發展,將民房變客房、農事變體驗、農園變景園、特色農產品變旅游體驗品,更多的漳州實踐在上演。據統計,2小班教學023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為2383.5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8.4%;實現收入115.38億元,比上年增長30.4%。

拆舊拓新提顏值,和美鄉村有氣質

在云霄縣和平鄉宜谷徑社區,返鄉創業新農人高葉榮多了個新愛好,那家教場地便是舉著手機隨手錄制家鄉新景“曬”在短視頻平臺。在他的視頻作品里,村道巷陌干凈暢通,農舍庭院“菜”香四溢,創意墻繪勾勒時租空間鄉愁。

高葉榮的新愛好源于一場拆舊拓新行動。去年來,該社區針對果蔬運輸不便等群眾關切的問題,發動群眾出謀劃策,通過拆舊拓新,貫通一批斷頭路、環村共享空間路。在“拆到位、保暢通”的基礎上,以鄉土元素為素材,繪制農耕文化墻;村民將自家閑置的石磨盤等老物件無償捐出,用于布置微景觀,鄉愁元素在村莊隨處可見。

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優秀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企業家入鄉,在移風易俗、文明村(社區)創建、獎教助學、尊老助殘、教育衛生等方面積極作為。今年春節前后,全市累計組織開展鄉村能力聯誼會、茶話會等1400余場(次)。

日新月異的城,日久思念的鄉,如何打通?不把“鄉”變“城”,而是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培育鄉村之美,守住鄉土味道。

近年來,漳州按照“縣域統籌、以城帶鄉、城鄉融合、一體推進”要求,緊盯制約農村宜居環境建設的短板弱項,緊扣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的急難愁盼,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民生需求,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立城鄉一體的風貌管控體制機制,加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保護利用,扎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農村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等,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在建設中,漳州堅持花小錢辦大事、不搞大拆大建,引導村民用雙手美化身邊環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從初級版“清溝、掃地、擺整齊”到中級版“拆舊、拓新、整漂亮”,再到高級版“穿衣、戴帽、扮靚麗”“三步走”戰略,結合“五個美麗”創建,循序漸進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提質升級、深刻重塑,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千年瓷都”去九宮格重振輝煌_中國網

這是6月5日在江西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拍攝的精品瓷器。

教學場地

20共享會議室00私密空間多年冶時租場地陶史,1000多年官窯史,600多年御窯史……傳統陶瓷文化的積淀,鑄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鎮獨特的魅力與藝術氣息。

小樹屋如今,傳統陶瓷制作工藝與現代設計創意在這座城市不斷碰撞,帶動陶瓷產品創新。各種創新型產品贏得年輕消費者青睞,“千年瓷都”迸發出新的活力。

新華時租場地社記者 劉力航 攝

九宮格 教學  

一校·一師·平生:一位殘疾教找九宮格共享空間師的年夜山苦守_中國網

這是廣西靈川縣靈田鎮上長崗講授點(無人機照片,6月12日攝)。

一所黌舍,一位教員,一論理學生……曾經苦守莽莽年夜山講臺36年的陳開國,持續守看這片年夜山,守看教書育人的初心。

現年58歲的陳開國是廣西靈川共享會議室縣靈田鎮上長崗講授點獨一的教員小我空間,他在1歲半時因小兒麻痹癥落下三級殘疾。1988年,成為一名教員后,他回到小學一、二年級曾就讀的靈川縣靈田鎮上長崗講授家教點教書,至今36年沒分開。

靈田鎮上長崗講授點位于桂西南的年夜山之中,這所講授點師交通生最多時曾有9名教員180多論理學生。2015年,跟著先生逐年削減,其他教員都已調走,陳開國選擇留守這里教著為數未幾的幾個先生。上學期,這里只要一名7歲先生,陳開國持續留守,天天從3公里外的家里離開講授點給這論理學生上課,不敢有半點懶惰,一如曩昔36年。

還有兩年時光就退休了,回看36年如一日的苦守聚首場地,陳開國沒有半點遺憾。他說,“苦守年夜山讓更多孩子走出年夜山是我最年夜的心愿。”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新華全媒+丨查包養網心得“追星”青年,記載中國空間站“生長”_中國成長門戶網-國度成長門戶

12月4日,在北京昌平一處拍攝地,劉博洋組裝調試追蹤拍攝裝備,打算拍攝行將前往地球的神船十四號載人飛船。

2022年,“90后”天體物理學博士劉博洋,用自立研發的光學跟蹤法式在空中勝利拍攝到中國空間站清楚特寫記憶,用鏡頭記載著中國空間站的“生長”。

誕生于1990年的劉博洋,從小就對地理有著濃重的愛好。劉博洋高中參加黌舍“地理社”,高考考進北京年夜學物理學院天包養文系。本科結業后,他往了中科院國度地理臺,之后經由過程結合培育往西澳年夜學讀博。今朝,劉博洋正在介入北京年夜學“6-8米口徑生長型通用光學看遠鏡項目”。

包養

從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個喜包養網歡用看遠鏡看月亮的男孩,到天體物理學博士,再到地理攝影師,劉博洋用多種方法摸索著星空。對于將來,劉博洋有著包養清楚的計劃,他盼望本身的任務可以具有必定的科研和工程價值,也做晴天理科普,把星斗年夜海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包養

怒放在“一帶一查包養行情路”的亞麻籽花_中國網

5月末的哈薩克斯坦北哈州,氣溫上升,萬物發展。藍天白云下,躲哈爾舉著手機,當真拍攝耕耘排場:15米寬的收穫機馳騁在一看無邊的地步上,紛歧會兒就消散在視野里。

5月末的中國陜西富平,風熱晝長,暑氣漸盛。富平人辛增勇收到躲哈爾發來的錄像,看到亞麻種子已播進地里,他放下心來。為購置農機擴展生孩子,他提早回國,把耕種的工作交給了躲哈爾。辛增勇告知記者:“躲哈爾是我在哈薩克斯坦本地雇的助手,我回國的時辰,他會相助打理7萬畝亞麻田。”

時光離開7月,依據北哈州本地天氣和亞麻長勢,估計到8月底,辛增勇將收獲5200噸擺佈的亞麻籽。按打算,這些優質的油料作物會進進中國市場。

7萬畝地盤年夜約相當于6542個尺度足球場。在國外運營範圍這般年夜的農場,不只需求膽識和氣魄,更需求一個契機。辛增勇說,“一帶一路”建議就是促進他出國種地的可貴機會。

機會初現

2013年,“一帶一路”建議開啟了包養網排名中國與世界配合繁華成長的新篇章。辛增勇也借此機遇掀開了人生的新一頁,他分開故鄉,前去中亞經商。

2017年,辛增勇在哈薩克斯坦深刻清楚農業生孩子時發明,本地地盤承包所需支出昂貴,並且地勢平展、地盤肥饒,很是合適範圍化、集約化的農業生孩子形式。回國后,在楊凌農高會上,他看到亞麻籽食用油年夜受接待,便萌發了往中亞種亞麻的設法。“那時在哈薩克斯坦租地,一畝房錢不到10元國民幣,亞麻籽畝產150斤擺佈,3斤籽榨1斤油,國際冷榨亞麻籽油能賣到幾十塊錢一斤,在哈薩克斯坦種亞敏捷潤高、市場年夜、遠景遼闊。”辛增勇說。

2018年,辛增勇在哈薩克斯坦承包了1.5萬畝地盤,第二年增添到2.25萬畝。“自那時起,我就信任在中亞種亞麻必定能行。”正如辛增勇所料,他的亞麻生意跟著中哈商業步進新階段而不竭擴展。

機會再現

2019年9月11日,《中華國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結合講明》簽訂,兩邊將在農產物商業獲得積極結果的基本上,持續加大力度農產物準進、農業投資、“種養加”全財產鏈等交通一起配合,同時,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和中國海關總署簽訂了《關于哈薩克斯坦亞麻籽輸華植物檢疫請求的議定書》,為哈薩克斯坦亞麻籽進進中國市場供給了能夠包養。同年,辛增勇在哈包養薩克斯坦注冊的公司進選哈輸華亞麻籽企業名單,取得中國準進允許,也是25家上榜企業中獨一的中國企業。

“亞麻喜涼怕熱,與我們這里天然周遭的狀況非常契合,所以我們這里能產出上乘的亞麻籽。”躲哈爾說,哈薩克斯坦天氣精良,不會讓勤奮的人掃興。辛增勇笑著表現,傑出的產物東西的品質,使他有了充足的信念。2020年,他將400噸亞麻籽經由過程中歐班列發還中國。

“要運回貨色包養網 花圃,我一開端想到的就是中歐班列。”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建議的首倡之地,也是中歐班列過境最多的國度,2019年跨越90%的中歐班列過境哈薩克斯坦。辛增勇回想說,他清楚地記得列車從北哈州動身后,一路向東行駛,很快經阿拉山口港口進境,原預計運回陜西,沒想到在新疆就找到了一起配合伙伴。“農九師(新疆生孩子扶植兵團第九師)把一切亞麻籽都買了。”干凈利索的買賣鼓舞了辛增勇,2020年,他將亞麻蒔植範圍擴展至3萬畝。

“我此刻同心專心一意撲在亞麻上,并且還想做得更年夜。”辛增勇表現:“由於兩國的蒼生都能從中受害,只要雙贏的一起配合,才加倍耐久穩固。”2024年頭,辛增勇決議將蒔植面積擴展到7萬畝。

機會無窮

據悉,2013年至2020年,中國與共建“一包養網帶一路”國度貨色商業額累計達9.2萬億美元。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評價陳述指出,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無望輔助760萬人解脫極端貧苦,輔助3200萬人解脫中度貧苦。

“我雇了8個本地人,他們操縱收穫機、拖沓機、收割機,種收統籌。”辛增勇看著躲哈爾發來的錄像說:“別的,我還在本地購置了種子和除草劑,收買其他農戶種的亞麻籽,帶動了一大量人增收致富。”

跨國商業,一頭連著產地,一頭連著市場,辛增勇的亞麻籽生意造福了哈薩克斯坦本地農戶和商人,國際的經銷商也從中獲得了實惠。湖南長沙一家企業向辛增勇預約下訂了一批亞麻稈,用以生孩子亞夏布。寧夏和廣東多家企業,共給他發來了5萬噸亞麻籽訂單。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年夜佈景下,小小的亞麻籽借助中歐班列這條“自動脈”,銜接起兩國的農業和貿易來往,一起配合結果惠及兩國國民,讓更多人過上了好日子。

“將來,我還有兩個預計,一是在陜西建一座加工場,專門加工處置亞麻籽,二是在哈薩克斯坦再承包50萬畝地盤,讓更多中亞特點農產物暢通起來。”幾天前,辛增勇在德律風中對記者說,本年的上海一起配合組織峰會在哈薩克斯坦舉辦,兩國也會有更多一起配合,“看到兩個國度關系越來越好,我在中亞種地更安心了。”


升學宴上的高考生,成了收查甜心寶物包養網紅包的“東西人”?_中國網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張鈺惠)正值結業、升學季,升學宴、謝師宴等宴會正在舉行中。在一些處所,“不論考啥樣,都得辦升學宴”成為商定俗成的規則。各地餐飲商家也是以發布林林總總的升學宴套餐:平步青云宴、前途似錦宴、魚躍龍門宴、金榜落款宴……

中新網采訪清楚到,有的升學宴是為慶賀考生停止十多年的冷窗苦讀,站上了新的出發點;有的升學宴則是為怙恃親戚的情面往來而舉行。近日,針對違規籌辦和餐與加入升學宴等宴請,多地相干部分明令制止并公布監視告發德律風。

00后,花式整活升學宴

高考停止后,顛末了最后一關——報志愿,這屆00后考生開端謀劃起本身的升學宴,等待為這場人生年夜考畫下一個美滿的句號。

往年炎天,年夜一先生若若就在高考后為本身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典禮。從斷定賓客、預約下訂飯店到design環節、寫掌管稿等等,都由她本身謀劃。為活潑氛圍,她設置了一個抽獎環節,并design了抽獎券的款式,還為賓客預備了伴手禮。

若若為本身的升學宴design的流程。受訪者供圖

當若若穿戴一襲純白的號衣進場,她看到了怙恃臉上的幸福、晚輩們臉上的自豪和伴侶們包養由衷的祝願。叔叔阿姨們向她舉起羽觴,“明天我太興奮了,多喝了一些”。在現場,父親的伴侶——一位熱忱內向的年夜叔走上臺為她唱了一首歌。

宴席停止后,若若在伴侶圈寫下如許一段話:進修是我一小我的事,由於必需我本身盡力才幹取得好的成就,但又似乎是良多人的事,由於我的學業牽動著愛我的人炙熱的眼光。

和傳統的宴席分歧的是,若若的升學宴不收禮金,只為慶賀高考停止和新的人生階段到來。在她的故鄉江浙地域某市,辦升學宴基礎構成了一種風俗,但是,并不是每個考生都擁有一場所心意的升學宴。

“我從我爸伴侶圈了解我要辦升學宴”

除了真正想為本身辦一場升學宴的高考生,還有一些考生“自願”餐與加入本身的升學宴。對此,有考生表現,看到伴侶圈里的請帖才得知這個新聞,“我從我爸伴侶圈了解我要辦升學宴”。

為了不辦升學宴,剛餐與加入完高考的楚楚正在與怙恃周旋中。楚楚來自江蘇姑蘇,她告知中新網,在本地有一個說法,高考之后的升包養學宴和20歲誕辰一同舉行。無論高考分數高下,上的是通俗年夜學仍是名校,城市辦升學宴。楚楚高考之前,怙恃餐與加入過幾回親戚家的升學宴,隨的禮金金額在幾百到一兩千不等。

辦升學宴是本地的風俗,怙恃以為是“體面上的工作”,但楚楚以為這并沒有什么需要。一方面,她不愿意將本身的升學宴作為向親戚收紅包的手腕,更主要的是,她無法決議誰來餐與加入她的升學宴。“一些親戚分還沒出就問我能考幾分、上什么年夜學,還有的想和本身的孩子比擬來獲得優勝感。花年夜價格請一群我不愛好的人吃飯,有什么需要?”

在楚楚的想象中,升學宴應當約請十多年肄業經過歷程中真正輔助過她的人,以及關懷支撐她的伴侶,并且可以不收任何禮金。

顛末幾番商討,楚楚的怙恃終于臨時決議不辦升學宴。但是,為了發出禮金,一些考生家長借考生的名義辦升學宴,在本屬于本身的升學宴上,這些考生從配角釀成了副角。

還有考生向中新網表現,她的高考分數沒有到達本科線,報考了幾所專科院校。怙恃保持要辦升學宴,但是,四周親戚伴侶家的很多同齡人都考上了名校,升學宴的每日天期鄰近,想到他們會來餐與加入升學宴,她的心思累贅一日千里,“我真的不想辦,一想到阿誰排場就感到為難。”

材料圖:2022年6月,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某高中,1300余名結業生簽名許諾謝絕“謝師宴”“升學宴”。劉林 攝

多地嚴禁違規籌辦餐與加入升學宴

對于慶賀升學,中國國民年夜學公共治理學院傳授馬亮向中新網表現,家長由於後代升學而報喜,宴就教師和親友老友,是人情世故,也是可以懂得的。可是,不少地域呈現攀比風尚,講排場、重體面,甚至對親戚伴侶停止情面“綁架”,帶來了繁重的情面累贅,不合適移風易俗的請求。與此同時,不是一切考生都如愿以償,升學宴也帶來同儕壓力,加劇教導內卷。

馬亮以為,可以選擇考生在進學前遠途觀光,行萬里路。假如包養網確有需要,可以小范圍請至親老友慶祝。

中新網留意到,正值結業、升學季,多地教導部分、紀檢監察部分發布謝絕“升學宴”“謝師宴”建議書,嚴禁違規籌辦和餐與加入升學宴、謝師宴,并公布監視告發德律風。

例如,“蘭州微教導”大眾號發布建議書稱,全市教導體系教人員工要自發遵照廉明規律規則,不餐與加入任何形包養式的“升學宴”“謝師宴”,不接收先生家長的禮物、禮金、有價證券、微信紅包等,加強廉明自律認識,束縛好小我及家人行動,信守師德規范,實行師德許諾。

營口市紀委監委發布告訴,發動黨員干部和公職職員特殊是引導干部,進一個步驟加強規律規則認識,帶頭建立傑出家風。

告訴稱,嚴禁借後代升學之機,以包養網心得本身或別人名義違規年夜操年夜辦、代辦、提早或延后籌辦、隱藏場合籌辦、只收禮不辦宴席、分批分次“化整為零”等違規籌辦“學子宴”“謝師宴”運動;嚴禁應用權柄或職務上的影響告訴本單元、本體系職員、治理辦事對象或其他能夠影響公平履行公事的職員餐與加入“學子宴”,以及由治理辦事對象付出相干所需支出等行動。(文中部門采訪對象為假名)

城鄉融合 美美與共—去九宮格時租—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漳州樣板”_中國網

“要推進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以城鄉融合發展引領推進鄉村振興。”近日,福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在漳州市東山縣舉行,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在會上指出,“各地各部門要探索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近年來,作為福建重要的農業大市,漳州市發揮特色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城鄉統籌,突出鄉村治理,探索鄉村產業發展、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建設、鄉村善治等特色鄉村振興路徑模式,走出了具有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高質量時租空間發展,鄉村產業有沖勁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興則城鄉興。如何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漳州理清了“解題思路”。

以“園”為支撐,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點。今年1月,漳州全面啟動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到2026年底,形成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縣級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聚會農業產業園為基礎的發展格局。隨著項目推進,分布在10個縣(區)、開發區(投資區)的產業園猶如10駕馬車,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種”為抓手,讓新質生產力“進村入農”。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漳州加大農業優新品種推廣力度,建立農業優新品種基地458個,輻射帶動新增產值53億元。作為全國雙孢菇、白背毛木耳、杏鮑菇等食用菌的重要生產基地,漳州雙孢菇產量及其罐頭制品出口量居全國第一,實現雙孢菇、杏鮑菇等品種國產化。

以農業優新品種推廣行動為契機,漳州選育適合工廠化栽培的專用品種,積極引導村民利用閑置空間建設移動智慧菇房,打造特色庭院經濟。以栽培秀珍菇為例,一間20平方米類似集裝箱的移動智慧菇房,僅需投資6萬~7萬元,全年產量可達3.9萬斤,產值23.4萬元。

以“業”為核心,發“力”土特產強鎮富村。深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培育壯大水果、蔬菜、茶葉、水產、食用菌、花卉等11大優勢特色產業。目前,全市有7個鄉鎮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2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3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總數居全省第一。

九宮格個個產業興旺的生動縮影,詮釋著城鄉融合的一步步深化。2023年,漳小樹屋州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117億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增長7.7%,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深度融合農文旅,美麗經濟有奔頭

站在觀景平臺,俯瞰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碧水青山環抱世遺土樓(華安)二宜樓,一座座傳統特色民居五鳳樓鑲嵌周邊,猶如眾星拱月。土樓里,拉手舞、竹竿舞等獨具高山族特色的舞蹈熱鬧上演,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世遺”攜手“非遺”,在此相遇、碰撞、融匯。近年來,漳州注重對古厝、古民居、古建筑進行活化利用,植入民宿、小酒吧、研學、非遺等業態,守與變之間,讓傳統建筑煥“新生”。

講座火”看似偶然,實則是漳州加快農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漳州依山面海、通江達海,既是農業大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在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稟賦和優勢。

立足特色,謀篇布局。依托山、海、田、花、果、土樓等特色資源,融入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海絲文化、傳統民俗、非遺等元素,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動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文旅結合、城鄉互動,促進生產、生活、生意、生態“四生融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今年春節期間,漳浦、浦城與霞浦共建“三浦并臻”文化聯盟,通過舉辦文旅活動促進農產品消費,漳浦特色花卉蝴蝶蘭供不應求。

精心策劃,項目帶動。今年來,圍繞世遺土樓、詩畫海岸、多彩田園、閩南文化等四大特色主題,漳州布局一批主題文旅線路、精品文化文旅項目,加快推進28個總投資199億元的省級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一縣一品、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風韻”。

優業態、興文旅,統籌推進城鄉文旅融合發展,將民房變客房、農事變體驗、農園變景園、特色農產品變旅游體驗品,更多的漳州實踐在上演。據統計,2023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為2383.5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8.4%;實現收入115.38億元,比上年增長30.4%。

拆舊拓新提顏值,和美鄉村有氣質

在云霄縣和平鄉宜谷徑社區,返鄉創業新農人高葉榮多了個新愛好,那便是舉著手機隨手錄制家鄉新景“曬”在短視頻平臺。在他的視頻作品里,村道巷陌干凈暢通,農舍庭院“菜”香四溢,創意墻繪勾勒鄉愁。

高葉榮的新愛好源于一場拆舊拓新行動。去年來,該社區針對果蔬運輸不便等群眾關切的問題,發動群眾出謀劃策,通過拆舊拓新,貫通一批斷頭路、環村路。在“拆到位、保暢通”的基礎上,以鄉土元素為素材,繪制農耕文化墻;村民將自家閑置的石磨盤等老物件無償捐出,用于布置微景觀,鄉愁元素在村莊隨處可見。

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優秀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企業家入鄉,在移風易俗、文明村(社區)創建、獎教助學、尊老助殘、教育衛生等方面積極作為。今年春節前后,全市累計組織開展鄉村能力聯誼會、茶話會等1400余場(次)。

日新月異的城,日久思念的鄉,如何打通?不把“鄉”變“城”,而是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培育鄉村之美,守住鄉土味道。

近年來,漳州按照“縣域統籌、以城帶鄉、城鄉融合、一體推進”要求,緊盯制約農村宜居環境建設的短板弱項,緊扣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的急難愁盼,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民生需求,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立城鄉共享空間一體的風貌管控體制機制,加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保護利用,扎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農村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等,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在建設中,漳州堅持花小錢辦大事、不搞大拆大建,引導村民用雙手美化身邊環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從初級版“清溝、掃地、擺整齊”到中級版“拆舊、拓新、整漂亮”,再到高級版“穿衣、戴帽、扮靚麗”“三步走”戰略,結合“五個美麗”創建,循序漸進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提質升級、深刻重塑,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節能降碳 綠意更濃——2024年“全國低碳日”觀察去九宮格空間_中國網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光明日報通訊員 范子溪

“今天,你‘低碳’了嗎?”

5月15日是2024年“全國低碳日”,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各地各部門呼吁人們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響應綠色降碳號召——選擇在自然光充足的地方學習、辦公,利用節能燈泡照明,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節約用紙,雙面打印;優先選擇公共交通,綠色低碳出行;踐行“光盤行動”“按需取餐”,減少食物浪費。

掃碼、投放……15日8時許,家住上海市楊浦區的謝女士出門上班時順手將快時租場地遞紙箱帶下樓,投放到了小區里的智能回收機中。“隨手分類投放廢品,既方便又環保,還能賺錢。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實際上很有意義,可以積瑜伽教室少成多,為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出一份力。”她說。

“全國低碳日”當天,各地各部門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宣傳綠色低碳理念,倡導分享綠色低碳行動。比如,上海市發布了三條低碳主題游線,即碳尋濱江愜意游、碳尋公園綠意游、碳尋樂園度假游,引導市民和游客以低碳的方式深度體驗上海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并展示了大量低碳創意商品。

浙江為第一批省級低(零)碳試點鄉鎮(街道)授牌。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等單位的代表圍繞“竹林碳匯”“公眾和企業踐行碳減排”等主題進行了分享。此外,在云南昆明,“低碳集市”等活動受到了市民歡迎講座

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以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為主要內容,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深入宣傳低碳發展理念,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提升公眾低碳意識。

長遠來看,節能和提高能效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

5月13日至19日是我國第34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綠色轉型,節能攻堅”。13日,在202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啟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工作,國家節能中心推介了一批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成果,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發布了節能降碳標準進展報告。

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動節能降碳取得更大實效。比如,北京將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創新探索促進電動汽車消費綠色電力的交易機制,激發教學場地供需兩側潛力,引導和鼓勵電動汽車充電負荷購買使用綠色電力,實現電動汽車更加綠色出行。

如今,生產生活綠意更濃。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十四五”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落實全面節約戰略,扎實推進節能降碳,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初步測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后,“十四五”前3年,全國小樹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7.3%,在保障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的同時,節約化石能源消耗約3.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約9億噸。

“在看到節能降碳工作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全國和部分地區節能降碳形勢還比較嚴峻,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艱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說。

當前,我國仍有超小樹屋過10%的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產能能效低于基準水平,超過60%的存量鍋爐、電機、變壓器等設備能效低于先進水平,超過1/3的存量建筑不滿足節能建筑標準,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潛力巨大。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緊盯“十四五”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不斷健全節能降碳管理長效機制,積極營造全社會節能降碳濃厚氛圍。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各有關方面,開展建筑、共享空間鋼鐵、煉油、合成氨、電解鋁、水泥、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持續推進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以提高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為牽引,結合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有效投資、老舊小區改造等,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積極支持節能降碳項目。